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就业创业 > 正文

关于印发《公共就业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 2023-08-10 14:30:00
来源: 秘书科
作者:
责任编辑:
【字体: 打印
索引号 00001434911610400687993722F/2023-00427 主题分类 劳动就业
文号 发布机构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公开日期 有效性
主题词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按照中省市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统一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为切实提升服务效能,促进就业与经济社会高质量融合发展,决定组织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现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就业创业政策包

      2.公共就业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统计表

3.咸阳市16条产业链重点企业分工表

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8月10日     

公共就业服务“进园区、进企业”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省市稳就业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促进劳动力资源与就业岗位精准匹配,根据省、市“人社工作进园区”要求,制定公共就业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大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推进力度,汇集专业资源,凝聚各方合力,以满足企业和劳动者多层次、全方位、精准化服务需求为重点,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前延伸、提质增效,搭建求职招聘对接平台,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有序流动,为助力咸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二、活动主题

就业服务进园区 助企帮扶在身边

三、服务对象

1.以各类产业园区、重点产业链企业为主要对象,以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用人单位

2.2023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失业青年、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

四、重点任务

(一)加大政策宣传。组织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活动,以政策解读、现场宣讲、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梳理汇总发布就业创业政策包”。组建就业政策宣讲团,持续实施人社局长带队进园区宣讲政策,解答政策措施、经办机构、经办流程、咨询渠道等内容,告知就业补贴、创业贷款、社会保险等标准,提示虚假招聘、就业歧视、求职陷阱等案例,确保政策宣传准确、易懂、实用。

(二)提升服务效能。动态归集辖区内产业园区岗位信息,全面挖掘涵盖本地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招用工信息,要强化信息审核,确保岗位需求特征、职位类别、工作地点、薪酬待遇等关键信息要素齐全、真实有效。要发挥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作用,在组织进产业园区开展各项服务活动的基础上,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重点产业链企业签订用工保障战略协议,提供多元化、市场化服务。

(三)精准开展招聘。市县两级公共人才服务机构,要及时面向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发布产业园区、重点产业链岗位信息,科学安排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特色招聘活动;要统筹线上线下招聘,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进园区、进企业、进市场,深入咸阳市16条产业链重点企业,沉浸式体验职业认知;要发挥现代传媒优势,利用各类就业信息平台、直播带岗、“秦云就业”小程序等渠道,全方位搭建求职招聘对接平台,同步打好打赢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战。

(四)强化服务保障。市县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建立《产业链用工缺工清单》《重大项目用工缺工清单》《产业园区用工缺工清单》等3个清单,按月调度服务企业用工情况,做好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要加快建设零工市场、零工驿站,推广共享用工新模式,扩大“家门口就业”覆盖范围,为求职者提供便捷高效服务;要积极打造核心劳务品牌,召开全市劳务品牌建设工作培训会议,推动劳务品牌引领单位与产业园区、重点产业链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共赢。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把公共就业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主动对接产业园区、重点产业链企业,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进度、细化工作措施、落实责任分工,主动靠前服务,打造本地化特色服务品牌,确保活动全覆盖。要与产业园区建立联络员制度,便于协调联动全面推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产业园区探索建立就业创业服务指导站。

二)加强协调配合。各县市区调动各方资源,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人社领域内就业、社保、劳动关系、人才人事等要同向发力,强化与财政、发改、工信、税务、工商联、总工会、共青团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要用好专业力量,组织就业政策专家、人力资源经理人、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等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县市区要积极运用传统和新兴媒介,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宣传,要大力宣传中省市就业政策措施,主动宣传本地区就业活动亮点成效,讲好身边劳动者就业故事,选树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典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促进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引导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业。

(四)加强信息沟通。各县市区要及时反馈活动开展情况和经验做法,做好相关信息数据收集,填写《公共就业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统计表》(附件2。认真总结工作推进情况和取得成效,梳理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相关工作建议,形成工作总结,以书面形式(含电子版)报市局。



      附件:1.就业创业“政策包”.doc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