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11610400687993722F/2023-00412 | 主题分类 | 劳动就业 |
文号 | 发布机构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公开日期 | 2023-09-15 | 有效性 | |
主题词 |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属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着力抓好全省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工作方案》(陕办字〔2023〕38号)要求和全省人社工作现场观摩交流暨务虚会安排部署,大力推行秦都区、长武县零工市场、零工驿站等“家门口”就业服务模式,重点加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长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创业帮扶,确保就业大局保持稳定。现就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家门口”就业服务行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人社工作进园区”为总牵引,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为载体,充分发挥“秦云就业”平台功能,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和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确保9月中旬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00%联系、100%落实“1131”服务,确保9月底帮扶就业率达到50%以上,年底帮扶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严防趋势性变化,确保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二、行动时间
2023年9月—12月
三、服务对象
(一)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
(二)登记失业人员
四、主要措施
(一)全力打造平台载体,优化就业服务。统筹利用基层平台、社区网点等资源,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推行15分钟就业服务圈。各县市区至少建设或试点1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点,采取“一场多用、一站多用、综合利用”的模式,通过“秦云就业”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线上线下一体服务,用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平台,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政策宣传、服务指导、需求登记等服务,延伸就业服务触角,方便就近就便享受就业创业服务。
(二)加快释放政策效力,稳定就业局势。围绕落实稳就业20条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8条政策,进一步细化完善举措,做到服务对象精准,服务手段创新,继续发挥人社服务专员作用,强化政策服务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村),实施“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模式,加快政策兑现,确保9月底前实现大头落地。认真做好2024届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和2024年校园招聘补贴提前发放工作。加快实施下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着眼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对授权范围的招聘事项,提前谋划,周密安排,快速实施,争取让录用聘用的高校毕业生早上岗、早就业。
(三)高频举办服务活动,促进就业匹配。组织开展“家门口”就业招聘会、“家门口”就业指导等服务活动,不断丰富就业服务方式,多元化提供就业帮扶。加强岗位信息集中收集,及时掌握各类用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招聘岗位和零工需求信息,加快岗位信息更新频率,保持发布规模,加强岗位信息智能匹配、精准推送。2023届高校毕业生较集中的县市区,每周至少举办1次专业性招聘活动,每月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线下招聘活动。
(四)积极提供培训服务,提升就业能力。落实好《关于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陕人社函〔2023〕432号),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深度融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宣传推介进社区,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解读,指导选择适需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提升职业技能促进就业。鼓励在具备条件的就业服务站直接开办就业技能培训班,加强急需紧缺技能岗位培训。
(五)加强创业帮扶指导,实现就业创业。为有创业意向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专业便捷的帮扶指导,推动创业指导师和创业指导专家进社区,就近为创业者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开展创业典型宣传和政策宣传,提升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提供专家讲座、创业沙龙等服务,为创业者答疑解惑,组织小型创业主题活动,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六)全面落实实名服务,确保就业帮扶。运用人社信息系统数据库,依托陕西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和全省就业信息监测数据库,紧盯《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台账》和《登记失业人员帮扶台账》,把困难毕业生和长期登记失业人员帮扶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现场走访、电话联系、数据比对等方式,开展集中摸排,掌握就业失业状况、就业意愿、培训需求等,做到人员底数清、基本情况清、服务需求清。
(七)强化失业登记管理服务,落实就业援助。加强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实现失业登记数据动态更新,持续加强就业政策服务宣传和情况摸排,引导失业人员主动登记和及时发现协助登记相结合,努力做到愿登尽登、应登尽登。强化长期登记失业人员帮扶,特别是对失业登记2年以上的人员,要认真排查,能通过市场渠道就业的,尽量市场化就业,实在难以就业的,实施就业援助兜底帮扶。
(八)加强工作调度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当前是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服务攻坚期,全市人社系统要积极发挥稳就业作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将持续开展“1131”就业服务抽查,实施周调度、月通报。各县市区就业主管部门科(股)室要切实牵总负责,落实属地责任。
各县市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家门口”就业服务行动作为当前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强化组织保障,细化实化工作举措。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力量,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作用,提供多元化就业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拓展就业服务供给渠道,提升活动成效。运用新闻媒体、微博微信、广播电视等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做好跟踪宣传,及时报道经验做法和亮点特色。
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9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