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 正文

对市九届政协三次会议第0587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 2024-07-25 17:23:09
来源: 发展规划科
作者:
责任编辑:
【字体: 打印
索引号 11610400687993722F/2024-00265 主题分类 劳动就业
文号 咸人社函〔2024〕118号 发布机构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公开日期 有效性
主题词

类 别:A

签发人:李卫东

王旭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乡村人力资源培育的建议》(第058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去年以来,市人社局全面贯彻中、省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相关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始终坚持“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保重点”的工作思路,围绕脱贫人口稳岗就业重点任务,优化调整社区工厂一次性岗位补贴标准,统筹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配合乡村振兴部门修改完善脱贫人口跨省务工交通补贴申领程序,依托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开展各类帮扶活动,为全市有求职意向的脱贫人口提供优质就业创业服务,全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助力乡村群众增收致富。目前为止,全市脱贫人口外出务工22.4万人,完成省上下达任务数的105%,总量已超过去年年底总人数;有劳动能力脱贫家庭均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

对您提出的乡村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现将市人社局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关工作向您汇报如下:

    一、工作举措

(一)夯实工作责任,推动任务落实。根据人社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实际需要,及时优化调整我局乡村振兴工作力量,印发《关于优化市人社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能职责的通知》,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担任组长,党组成员担任副组长,各业务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区分就业创业、技能提升、社保服务、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督导考核等6个工作组,分别牵头推进人社系统乡村振兴领域各项工作落实。在此基础上,全面对照中、省部署要求,在细化完善省级5部门《关于切实做好脱贫攻坚过渡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的前提下,立足咸阳今年就业帮扶工作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稳就业系列政策措施推进方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

(二)优化帮扶举措,促进就近就业。全方位拓展求职就业交流供需渠道,积极搭建用工招聘联动平台,开展多种形式就业服务活动,先后组织了“春风行动”、“职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民营企业服务月、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各类招聘活动291场次,提供岗位资源24.6万余个,帮助有务工意愿的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同时,继续加大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等就业载体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其提高吸纳就业比例,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近就业机会。在此基础上,持续加强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定期开展信息共享,汇聚各类岗位合力,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特别是其中的弱劳力、半劳力上岗就业,全力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目前为止,全市累计认定社区工厂110家、就业帮扶基地108家,吸纳脱贫人口1816人就近就业,较去年年底增加51人;协同交通运输、林业、水利等5部门开发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12513人上岗就业,与去年年底行业部门开发的乡村公益性岗位总量相比,有所增加,较好地解决了脱贫群众就近就业难题。

(三)突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质效。始终将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作为人社部门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深入推进“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高质量开展脱贫家庭未就业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行动,突出返乡回流脱贫劳动力和无法外出务工的脱贫弱劳力、半劳力等帮扶群体,充分发挥“秦云就业”小程序、政府网站、公众号等渠道作用,精准推送“1131”就业服务信息,不断改进“互联网+就业”线上服务供给方式,大力推广“直播带岗”“隔屏对话”“无接触面试”新模式,全力架起“求职招聘云端之桥”,确保有就业意愿脱贫人口能够及时得到帮扶,实现就业。目前为止,全市2023届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774人;1746名疑似返乡回流脱贫人口就业信息全部完成核准,并动态跟进帮扶1098人,帮助962人实现再就业;雨露计划206名毕业生就业意愿全部实现精准摸底,并帮助112名毕业生实现就业。

(四)聚焦供需匹配,大力开展培训。围绕县域经济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主动加大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将符合条件的企业、院校、社会组织备案为政府补贴目录清单机构,推动培训和评价机构提质扩容,持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供给能力。同时,聚焦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和8条农业全产业链,大力构建“互联网+技能培训”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大规模开展就业订单(定岗)培训,岗前培训,就业后技能提升培训、在岗培训,有效提升培训精准度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咸阳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全力营造“靠技能立身、晒技能出彩”的浓厚氛围,鼓励引导更多脱贫家庭青年群体参与培训。目前为止,全市累计培训脱贫劳动力10928人次,总人数已超出去年总量。

(五)强化督导检查,深化帮扶成果。按照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要求,结合人社系统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以及人社系统巩固衔接常态化督帮实际,抽调局机关和局属单位业务负责同志组建了3个督导检查组,由县级干部带队,围绕脱贫人口稳岗就业重点工作内容,采取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电话抽查等方式,对11个县市有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3个批次的集中督导指导,共计走访社区工厂21家、就业帮扶基地15家、脱贫群众360户,全力促进各项帮扶举措落实落地,突出解决现存矛盾问题,改进薄弱环节,夯实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成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高标准完成。目前为止,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全市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的12513名脱贫人口,均按照要求签订了劳务协议。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扩大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继续用好用活各项稳就业政策,持续加强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积极搭建求职招聘平台,深入企业、社区采集用工信息,了解求职需求,及时发布招聘岗位,创新组织直播带岗、直播送政策、线上职业指导等活动,不断促进全市就业规模持续稳定扩大。

(二)增强就近就业岗位供给。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就业创业普惠政策,最大限度发挥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等就业载体吸纳就业作用,协同相关部门,积极合理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按照规定安置脱贫人口就业增收,进一步增强就地就近就业岗位供给能力,为脱贫人口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

(三)加大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坚持将返乡回流脱贫人口、雨露计划毕业生和脱贫家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群体,常态化开展“1131”就业帮扶工作,对有创业意向的进行登记,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对暂无就业意愿的,做好状态记录,及时跟进服务,全面实现“一对一”就业创业指导。

(四)强化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继续落实支持各类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培训的鼓励政策,持续强化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含具备条件的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帮扶工作力度,分类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

(五)深化督帮整改工作成果。全面聚焦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重点环节,严格落实常态化督帮工作要求,结合阶段性工作需要,高频次开展实地督帮,指导各县市人社部门进一步扛牢主体责任、持续优化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推介、补贴申领等公共就业服务流程,积极拓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渠道,助力更多有就业意愿脱贫人口增收致富。

                       

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5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