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400687993722F/2024-00259 | 主题分类 | 劳动就业 |
文号 | 咸人社函〔2024〕150号 | 发布机构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公开日期 | 有效性 | ||
主题词 |
类 别:A
签发人:李卫东
畅阿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建议》(第48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人社局深入贯彻中、省关于人才振兴相关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持续深化全省“三个年”活动,突出就业为导向,不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持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质效,提升服务保障效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完善政策体系,大力开展技能培训。为进一步助力我市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劳动力提升技能、就业增收,近年来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脱贫攻坚过渡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关于调整完善“十四五”期间咸阳市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标准的通知》等文件,落实各项就业奖补政策,创新培训模式,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培训,为全面推进我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指导各县市区、职业(技工)院校大规模开展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持职业培训与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鼓励支持各类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培训,全市现有民办技能培训学校102家,备案政府补贴培训目录清单机构62家。打破农村劳动力培训户籍和地域限制,支持帮助有培训需求的人员就地就近接受培训,并按培训后就业率落实培训补贴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服务支持农民工转移输出就业,夯实就业稳定性,全面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养殖、手工品制作、家政服务业职业(工种)培训3.5万人次,拨付补贴资金5000余万元。
二、开展技能评价,全面提升技能水平。积极实施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根据中省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用人单位、社会组织多元作用,加快建立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为提升全市技能等级评价工作水平,先后出台《咸阳市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申报备案规程》、《咸阳市职业技能认定工作流程》和《咸阳市职业技能认定监管流程》等文件,对机构备案、认定流程、监督指导,做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结合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建立完善了专项能力考核机制,针对农村劳动力急需的一些手工钩织、陕西面皮制作、苹果树修剪等专项能力进项考核,不断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提升。目前,全市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47家,可开展认定工种150余个,专项能力考核机构4家。2022年以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9万人次,发放等级证书1.5万人次。
三、注重以赛促建,坚持竞赛示范引领。为营造良好的技能成才社会氛围,我们坚持以世赛、国赛为目标,以省赛为引领,逐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办赛模式,推进形成“综合+行业”、“市赛+县赛”的多元赛事体系。2022年以来组织910名选手参加全国、全省各类竞赛14次,取得国家级、省级奖项48个,带动近3000名技能人才参与技术比武。今年4月份,在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陕西选拔赛中,我市选手取得了2个金奖、5个银奖、1个铜奖、3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
四、持续优化帮扶,发挥驻村队伍作用。始终将选优派强驻村工作队员作为推动帮扶村产业发展提档升级的主要途径,按照“骨干为主、能力优先、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在人社系统所有科级干部中确定队员人选,配备一名正科级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两名副科级干部担任队员,合力开展定点帮扶相关工作。2023年以来,驻村工作队严格落实驻村帮扶相关规定,深入调研了解村情实际,结合地域特点与村“两委”班子合力谋划特色产业发展路径,积极对接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和陕西兴跃秦朗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成功引进“西安交通大学马铃薯智能分子设计育种研究暨马铃薯扩繁基地培育建设”项目,并完成了7亩实验田25个品类、18亩试种田4个品类马铃薯种苗种植覆膜等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定点帮扶村产业发展质量。同时,协调市委组织部和礼泉县委组织部配套10万元资金用于帮扶村党建阵地提档升级,对接交通运输、乡村振兴和体育部门为帮扶村立项修缮乡村路2.5公里、补充价值3万元的体育器材12件,进一步提升了阵地建设和硬件配套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发挥好部门职能作用,用好用活各项稳就业政策,扎实推进相关工作落实,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继续落实支持各类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培训的鼓励政策,分类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促进农村劳动者技能就业创业,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感谢您对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6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