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400687993722F/2024-00252 | 主题分类 | 人事工作 |
文号 | 咸人社函〔2024〕116号 | 发布机构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公开日期 | 有效性 | ||
主题词 |
类 别:A
签发人:李卫东
董宁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用好引进人才提升振兴效能的建议》(第038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人社局深入贯彻中、省关于人才振兴相关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坚持以服务发展和稳定就业为导向,不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全方位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工作体系,持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质效,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效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突出产教融合,持续强化平台建设。围绕我市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产业体系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构建以公共实训基地、民办培训学校和企业为基础,以职业院校为重点,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为“高精尖”的三级技能人才培育平台,不断促进培训机构扩容提质,持续提高培训和评价供给能力,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快速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人才服务保障。2023年,全市新增建设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新增“陕西省首席技师”2人,新增建设产教融合试点企业12家,进一步拓宽了技能人才培育渠道。
二是完善政策机制,全面实施等级评价。持续健全完善以“技能等级认定、资格鉴定、专项能力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推动形成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具体认定为主要方式的技能人才评价新格局。大力推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促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融合发展,制定出台《咸阳市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机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指引(试行)》,建立“全流程监管、‘双随机’抽查、全过程公开”的监管服务模式,不断规范程序,全方位保障认定质量。2023年新增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6家,累计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59万人,发放等级证书9879人,其中:初级工3465人,中级工5569人,高级工679人,技师83人,高级技师83人,进一步夯实了技能人才培育工作成效。
三是聚焦供需匹配,不断增强培训质效。始终坚持职业培训与企业转型、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大力构建“互联网+技能培训”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以打造区域“技工”品牌为目标,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就业意愿,坚持分类施训,大规模开展就业订单(定岗)培训、岗前培训、就业后技能提升培训、在岗培训,有效提升培训精准度、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强化技能培训就业导向。2023年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69万人次,其中开展脱贫劳动力培训1.09万人次,服务帮扶农村群众掌握了一技之长,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四是重视人才特点,积极完善培训政策。下一步,我们将牢牢把握人才引进、成长、激励等关键环节,用好人才“四利用四提高”举措,立足咸阳实际,充分发挥人才项目培育平台作用,不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体系,加快推进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设,继续落实支持各类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培训的鼓励政策,持续强化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帮扶工作力度,深入调研产业发展用工需求,分类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5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