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400687993722F/2024-00242 | 主题分类 | 劳动就业 |
文号 | 咸人社函〔2024〕114号 | 发布机构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公开日期 | 有效性 | ||
主题词 |
类 别:A
签发人:李卫东
路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建议》(第0217号)收悉。现结合人社部门职能职责,围绕“加强人才引进”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社系统对标对表全省“三个年”活动部署,以推进“人社工作进园区”为总抓手,持续推进干部、政策、信息、服务“四进园区”,助力全市营商环境取得新突破,为服务我市各类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梳理惠企政策礼包。结合中小微企业需求特点,梳理形成了就业创业惠企政策礼包,面向企业政策13条,面向个人政策11条,涉及社保降费返回、吸纳就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多个领域。为帮助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搭建人才供需平台,我市持续宣传就业见习政策,加大岗位开发力度,方便企业发掘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企业可根据岗位需求,向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申请成为就业见习单位,发布就业见习岗位,吸纳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到企业参加见习活动,见习期为3至12个月,期间享受每月1200 元的生活补贴和每月25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贴。见习结束后,单位接收留用率不低于50%的,还将按留用人数对见习单位给予每人 2000 元的一次性见习留用补贴。2023年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发就业见习岗位5928个,组织1535人参加就业见习,申领就业见习补贴资金757万元。
二、加强用工需求收集,高频组织招聘活动。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参与、群众受益”的工作思路,通过政策宣传、搭建平台、技能培训、兜底安置、稳岗返还、优化服务等举措搭建用人企业和各类人才之间的桥梁,充分发挥“秦云就业”小程序、抖音视频号“直播带岗”等线上平台作用,多渠道发布招聘信息。精心组织实施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春暖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民营企业服务月”“退役军人服务季”等系列高质量招聘活动,着力帮助企业解决招人难的问题,全年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26场次,发布就业岗位25.2万余个。
三、落实减费降负措施,全力办好惠企实事。贯彻落实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降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给予社会保险补贴;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和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予以返还,对各类企业吸纳毕业生和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不超过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据统计,全年为企业降费减负1.21亿元,为全市1682户企业稳岗返还资金5100万元,惠及职工12.7万人。
四、增强贷款扶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集中开展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月及创业担保贷款服务进园区活动,帮助企业商户进一步了解、把握、享受惠民政策。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搭建“政府+银行+担保公司”新服务模式,大力开展再担保业务,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有效降低贷款风险,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线上服务平台”作用,按照线上办理要求及操作流程,引导小微企业线上申请办理,形成创贷机构、经办银行贷前调查“多审合一”,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2023年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42笔,共计4.65亿元,带动就业9053人,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了融资成本。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将进一步找准谋实人社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切入点,紧盯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不断加强人才服务保障研究,加强全市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我市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人社部门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同时也希望您对我们的工作继续给予关注和指导。
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5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