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建议 > 正文

对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63号建议的答复函

时间: 2024-07-03 10:38:49
来源: 发展规划科
作者:
责任编辑:
【字体: 打印
索引号 11610400687993722F/2024-00231 主题分类 劳动就业
文号 咸人社函〔2024〕112号 发布机构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公开日期 有效性
主题词

类 别:A

签发人:李卫东

郑健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化解县域企业招工困难的建议》(第363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对您关注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业相关工作表示衷心感谢!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县域企业招工困难的问题,积极落实中、省、市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推进实施就业优先,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劳动力市场供需对接,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扎实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扎实做好促就业稳就业各项工作,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进一步打造“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工搭建对接平台,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就业援助月。1月,以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当地残疾人联合会组织开展,结合送温暖和困难帮扶活动,在元旦后春节前集中为服务对象提供就近就业创业、兜底安置等就业帮扶。

  (二)春风行动。1-3月,重点面向辖区内农村劳动力和用工企业,兼顾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当地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交通运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开展,在春节前后集中面向服务对象开展引导有序外出、促进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招聘用工等服务。

  (三)职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3-5月和9-11月,分春秋两季,以应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部门和有关高校联合开展,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提供精准对接服务。

  (四)民营企业服务月。4月,以民营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当地教育、退役军人、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开展,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到民营企业就业。

  (五)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5-8月,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登记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以及有招聘用工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为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开展,通过全国统一、多方联动的网络招聘平台,以优质高效服务促进就业。

  (六)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7-12月,以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为重点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针对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求职需求,开展政策落实、权益保护、困难帮扶系列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七)金秋招聘月。10月,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用人单位为重点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当地民政、退役军人、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开展,帮助企业招工稳岗,支持劳动者求职就业,促进人力资源供需对接。

  (八)职引未来——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11月下旬-12月上旬,以2025届高校毕业生、往届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期满未就业人员为重点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发动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人才市场、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市场化就业服务。

二、建立“人社工作进园区”干部包联园区企业机制

按照《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人社工作进园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咸人社发202344号)要求,市人社局印发了《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关于建立“人社工作进园区”干部包联园区企业机制的通知》(咸人社发〔2024〕11号)文件,切实为园区企业提供“主动联系、靠前服务、精准对接、方便快捷”的人社服务,经前期对市级产业园区企业摸底,并针对性为园区企业配备“人社工作进园区”服务专员,全力助推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畅通工作联系渠道。人社服务专员初次对接包联企业,要上门走访,随后可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保持与园区企业和各县市区联络员、服务专员的密切联系,加强沟通交流协作,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二)及时掌握现状需求。及时全面掌握人社政策、便民服务举措在园区和入园企业的落实情况,深入了解园区企业实际需求和自身发展中需要人社部门关注的实际困难,对园区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和问题诉求进行收集整理。

(三)全面宣传人社政策。加大对人社政策特别是人社惠企政策的宣传。引导园区和入园企业通过市人社局政务网站、“咸阳人社”微信公众号和“秦云就业”小程序等平台,精准获取人社部门发布的惠企政策、业务办理和活动开展等信息。

(四)推动解决企业需求。及时回应园区企业提出的问题、诉求。对于合理诉求,能够协调属地人社部门解决的,要及时推动解决;对于需从制度机制层面调整优化的,报局工作专班梳理汇总后,反馈省厅工作专班统筹协调解决;对于尚不符合政策规定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及时、耐心向企业做好解释说明。

三、广泛宣传用工信息营造求职者与用工岗位完善结合

(一)积极开展线上招聘活动。全市各类招聘活动,各县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广泛宣传秦云就业小程序、美篇、微信、QQ、政府网站等平台定期推送企业用工信息,通过“岗位推荐+线上答疑+简历投递”三位一体实时互动,为求职者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提升人岗匹配率,架起“直播带岗云端之桥”,力求“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

(二)依托咸泰协作,助力乡村振兴。按照就业优先、保障有力的工作思路,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以劳动就业有效衔接为统揽,依托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协作机制,积极搭建脱贫劳动力与泰州企业对接平台,联合开展就地就业培训,进一步强化脱贫人口劳务输出。

(三)落实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扩大就业。要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等优惠政策的完善落实工作,让扶持对象真正得到实惠,不断提升就业质量,扩大就业规模。

四、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防范失业风险

(一)有效预防规模性裁员。完善防范失业风险预警机制,常态化抓好重点区域、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劳动用工情况监测。建立健全移动数据、行业统计、社保招聘等多方参与的就业形势研判机制,强化业务协同,实现信息交换共享。关注舆情动态变化,建立沟通协调和应急处置机制,有效应对风险隐患,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二)不断规范劳动用工秩序。加大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力度,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强化“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督促用工单位依法落实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安全保护、工资待遇保障、社会保险缴纳、职工休息休假、职业技能提升等法规政策,定期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增强规范用工意识,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依法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按照“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优先、调解贯穿始终”的工作方针,坚持行政调解先行、仲裁机构依法调解跟进,最大限度将各类劳动争议矛盾化解在基层,积极构筑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风险“防火墙”。对存在失业风险隐患的用工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监督指导,严格遵照法律明确的条件、程序和标准等规定,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和生活保障工作,帮助下岗失业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

(四)加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同行,增强企业遵法守纪、规范用工、关爱职工的社会责任,积极培育宣传有责任、勇担当的现代企业家,激励广大职工传承“劳模精神”、“梦桃精神”,爱企爱岗,敬业奉献,争做企业发展的主人翁,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持续健康深入开展。

此复。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希望您对我们的工作继续给予关注和指导。

                       

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5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